本栏文章:有感染力就是好的
浅谈中西方之消费观
神农拾零
有感染力就是好的
——评电影《都市情缘》
秦向荣
如果要用一种纯艺术的眼光来审视香港电影,毫无疑问,它几乎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但是,我却极力推崇一部——《都市情缘》。
记得一名电影艺术家说过,电影首先是世俗的,然后才是艺术的.《都》同样与一般港片一样,是商业文化下诞生的一部讲爱情的片子,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艺术性.评价一部电影,我们的眼光不应是固执偏见的,关键在于它是不是具有感染力,能不能与观众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看来,我肯定《都》是一部好电影。
该片简单讲了一个故事,一个由悲到喜的故事。小武是故事中的主角。他是一个从小住监狱比住家时间还长的“坏”青年。在警察眼中,他是一个作奸犯科的渣子;在他父亲眼中,他是一个不听话不孝顺的儿子。整个世界看他都是坏的,没有人了解他、关心他,他在世上孤独的生活着,可是,他的内心是炽热、善良、正义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Jo.
Jo
给他的生活带来曙光,让他觉得世界如此美好。然而,由于种种缘由,他被父亲误以为对女孩子有不轨行为,也被警察误认为是凶手。最可悲的是Jo
出卖了他(这是警察阴谋),对生活燃起信心的小武绝望了,后来误会澄清,他父亲、Jo都重新了解了他,他获得了新生。应该说,该片编剧的伟大之处在于深刻体现人类社会中的固执与偏见。小武面对父亲、邻居、警察及众人的偏见,还面对着朋友的出卖,这让他陷入深深绝望
,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如同死人一般。让人体会到人性中那些悲剧的美,同时给我们展示了人类的软弱与绝望。同时,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人的绝望很少来自物质生活,而是来自人类那种过分的遗弃与偏见,应该说,该片主题是丰富的,较深刻的,这是该片最大的成功之处。
从片子的写作手法来看,该片大量采用蒙太奇与长镜头结合的手法。用长镜头真实体现生活,以强调逼真性,用蒙太奇体现情节的丰富性、艺术性、曲折性。其中,有一个镜头是这两种手法结合比较好的。那是小武去码头等待Jo,以向她解释自己未杀人。由于消息泄露,警察赶到,用极其侮辱性手段套住了小武。该片用一个长镜头描绘了小武极力挣扎,极力想挣脱绳索去等待Jo的场景,然后用一个蒙太奇描写了小武的幻觉。Jo在码头微笑的等待他。然后又不惜笔墨描绘小武挣脱绳索,抱住了柱子,(他以为是Jo).警察阴险的撒谎,是Jo
让他们来抓小武的。不分切镜头,大手笔用一个特写刻画小武那时绝望的神情,泪流满面,无神采的眼睛,还有那紧抱柱子的双手慢慢地移下来……在这一组镜头中,多次成功运用了长镜头,满足了观众多方面观察人物动作及其心理活动的愿望,具有强大感染力,给人震撼。
还值得一提的是,小武扮演者黎明用自己的眼神传神地表达了主人公种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为其添色不少,虽然该片有许多可取之处,但它无可厚非的存在着为了卖座而添加的情节,不可否认的存在着商业电影的种种俗气,而且结局虽是一个喜剧但显得迁强。其实,我们不必严格的苛求它到底有多少不好的成份在里面,只要觉得它有感染力,那么它绝对是一部好电影。
浅谈中西方之消费观
卢艳兰
一位中国老太太在临死前对她的子女们说:“我攒了一辈子的钱,现在终于能买套房子了。”而一位美国老太太临死前却说:“我现在终于能把买房子贷款的钱还清了。”寥寥数语,一中一美,反映了中西方截然不同的消费观。
西方人崇尚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电影《泰坦尼克号》之所以风行全球,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主人公杰克有一句很合西方人口味的话“享受每一天”.勤俭节约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中国人养成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习惯。
为什么中国银行三年内降息七次,并且征收利息税,中国居民的钱仍然挤不出来?究其原因,现代人归纳成了十二个字:没钱花、花不起、不愿花、不敢花(可见中国人的消费观)。对大多数人来说银行的存款是救急钱,子女上学读书要钱,以后谈婚论嫁要钱,怕上医院,怕下岗。而美国中产阶级存款一般只是几千美元,收入大部分都拿去消费和投资了,消费投资的方向则是娱乐、社交、吃喝之类。
中西方消费观出现如此之差别有其文化内涵和经济政治原因。我们说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西方经济水平不同,居民生活水平有异,从而导致消费层次不同。再者,这与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缓和社会矛盾而确立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有关。80年代中期,西欧各国每年用于福利国家制度方面的开支平均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在美国,人们似乎不怕上医院;因为有保险公司买单,人们也不怕丢工作,美国失业救济金发放时间可持续26周,在英国是一年。失业救济金提供失业者一个基本的生活水准,直到找到下一个工作;美国人也不怕退休,退休金足够他们每年到中国旅游。
至此,我们通过中西方消费观之比较,了解到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银行降息征收利息税不是唯一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办法,政府应采取多方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引导人们形成正确健康的消费观。
神农拾零
王大猛
神农架位于鄂西北一隅,因华夏始祖炎帝在山上架木为城,采尝百药而得名,且又保存当今世界常见的动植物,千百年来,由于神农架群山相锁,原始封闭,人迹罕迹,故留下很多谜。“野人”、“怪兽”的流传甚远,还有稀有的金丝猴,“百代物”和淳朴美丽的土家族姑娘的巴山舞。在神农架325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充满着神秘和神奇。
一,神农头像与神农铁杉
在神农架檀镇的小当阳境内的一个山坪里,有一个神农氏民都必须去拜祭的神农之根—神农头像。走进此地,自然有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无形之中有种神圣感
。神农头像高约20米,两只耳朵尤其突出,长约5米,粗犷雄伟。头像往下;两旁是石级台阶,中间是草圃,共约有20级台阶,顺阶而下,就有一平地,设有拜祭香炉和功德箱,常年香火不断,两旁各设一大钟,一敲钟方圆几里都能听见。站在平地上往上看,只能看见宏伟的神农头像,身躯深深埋在地里,真不愧是地皇,拥有广阔无垠的土地;头又与肩不相接,真是头顶一方天,身拥一方地,显出了神的威力无穷和霸气。
神农头像一旁有一棵千年古杉,高约36米,粗约7.5米,这就是“神农铁杉”。此树枝叶茂盛,巨大无比,需要6个人联手方可合抱,在远处一望既可看见,十分醒目。树杆上原有一洞穴,本是供奉神农氏神像的,可能是吸收了神农的灵气,生得繁茂无比,树穴合缝,就不能供奉神像了。附近有一教场地,是清朝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军练武习教之地。“神树”下侧有两棵香果树,如撑天伞,昂然挺拔,就像两个威武的神树护卫。
神像与神树之间似有一种天然的默契,只有它们自己明白一种与众不同的感受。神像、神树和历史遗迹相辅相成,相映成趣,似是上天的杰作,令人叹为观止,美不胜收。
二,神农顶,板壁岩
到神农架如果不去“华中第一峰”神农顶实在是遗憾。神农顶貌似金字塔。圆锥形的坡面上生长着冷杉、高山杜鹃、多草墩等多种珍贵植物,金丝猴、白熊更是在此常来常往。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部登上山顶采尝百药以救民济天。登上神农顶,极目远眺,群山尽收眼底,真是“一览众山小”,顿感天宽地广,心旷神怡,世间唯我独尊。在神农顶半山腰有一暸望塔,登上暸望塔,即可看到神农顶。暸望塔周围冷杉茂密,绿草如茵。神农香菌杂生其间,每当晨昏和夜暮,就会出现雾海,瞭望塔就像大海中的灯塔,非常崔巍可爱。
板壁岩是个神秘美丽的地方,在此地多次发现过“野人”毛发、脚印、竹窝,特别是竹窝,经过专家多方验证,不是人做的,也不是熊猴等动物所为,而最有可能是由比高等动物还要进步的奇异动物——“野人”所为。站在板壁岩的嶙峋怪石上,左右是几丛箭竹林,北坡的一堵岩石,似骆驼畅饮于绿洲,近看象玉树上群猴蹦跳。往西走就是猴子石;往东是巨锯岩,就像巨锯凌空,真佩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塑造得惟妙惟肖。想到“野人”真是会享受生活,选择如此美丽的地方栖息。
三、神农云海
神农架以山闻名,水绕其中,有许多神奇的山洞,如冷热洞、山宝洞、潮水洞、月亮洞等,各有各的特色,也有许多湖,真是山水相互呼应,共领风骚。但最神奇的是神农云海。沿着209国道蜿蜒而上来到天门,此处若天阴,云雾终日不散,汽车白天通过时还要亮灯鸣笛。此处有时有云遮雾绕的景观,就如同在云天一样,故得名“天”,雨后天晴是观赏云海的最佳时刻。此时,四面八方的云流如小溪奔淌,朝向流云,就如漂渺的绢带,倾刻间就形成了浩瀚云海。山峰在云海里时隐时现,树木在云霓中若暗若明,群山就像列岛,高大的树木就似风帆,胜似海市蜃楼,若在照片上很难辨出是真的海还是云海,都是应了神农架元古时是茫茫大海之说。如果这时太阳出现,就变成了一轮绚丽的光环,可见到光环随人动,人在光环中的“佛光”奇景。
告别神农架,告别了天然的动植物博物馆和活标本馆,告别了“华中屋脊”。看到了神农的景观,也看到了神农后代的淳朴。
云缠雾绕天合地,银带飘飞正邀城。
湛湛一线湛蓝空,箩石碧水盘对岩。
若问人间桃源洞,请循当年昭君源。
如此胜境留旷世,只因神农尝遍仙。
再见了,神农架。
(原载《风采》第6期
1999年1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