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最有名望的176位法学家
--当代中国法学家名录
附:肖扬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发式上的讲话
陈光中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发式上的发言
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海坤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发式上的发言
内地最有名望的176位法学家--当代中国法学家名录
(2005年8月17日)
转载自: http://www.ourznbbs.com/viewthread.php?tid=28434&extra=page%3D1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批收入的176位法学名家
(按学科领域划分,同一学科领域法学家按姓氏汉语拼音字母排序)
法学理论
付子堂 葛洪义 郭道晖 郝铁川 贺卫方 李步云 李 林 李 龙 刘 瀚
刘作翔 吕世伦 沈宗灵 石泰峰 舒国滢 孙国华 孙笑侠 王晨光 谢 晖
信春鹰 张文显 朱景文 卓泽渊
法律史
陈盛清 范忠信 高 恒 韩延龙 何勤华 怀效锋 霍存福 刘海年 倪正茂
蒲 坚 邱远猷 吴建璠 武树臣 杨一凡 杨永华 俞荣根 张晋藩 朱 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陈云生 方世荣 韩大元 胡建淼 胡锦光 江必新 姜明安 罗豪才 马怀德
莫纪宏 浦增元 童之伟 王名扬 王叔文 吴家麟 肖蔚云 许崇德 杨海坤
袁曙宏 张光博 张庆福 张树义 周叶中 朱维究
刑法学
曹子丹 陈明华 陈兴良 储槐植 高铭暄 顾肖荣 何秉松 何 鹏 姜 伟
康树华 梁华仁 罗大华 马克昌 欧阳涛 曲新久 阮齐林 苏惠渔 孙 谦
王作富 张明楷 张智辉 赵秉志 周道鸾
民商法学
崔建远 范 健 顾功耘 关 怀 郭明瑞 江 平 梁慧星 刘春田 刘凯湘
龙翼飞 马俊驹 沈四宝 石少侠 司玉琢 孙宪忠 覃有土 王利明 王卫国
魏振瀛 巫昌祯 吴汉东 吴焕宁 夏吟兰 徐学鹿 杨大文 杨立新 杨振山
尹 田 赵旭东 郑成思
诉讼法学
卞建林 常 怡 陈光中 陈桂明 陈瑞华 陈卫东 崔 敏 樊崇义 顾培东
江 伟 景汉朝 李 浩 刘家兴 龙宗智 沈达明 宋英辉 谭 兵 谭世贵
汤维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国枢 王亚新 徐静村 严 端 杨荣馨 张卫平
周国均 左卫民
经济法学
李昌麒 刘隆亨 刘文华 漆多俊 邵建东 史际春 徐 杰 杨紫烜 张守文
种明钊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吕忠梅
国际法学
陈 安 董立坤 龚韧刃 韩德培 黄 进 李双元 梁 西 刘楠来 饶戈平
芮 沐 余劲松 曾令良 张乃根 周忠海
军事法学
丛文胜 顾德欣 李 昂 图 们 张建田
肖扬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发式上的讲话(2005年8月17日)
各位教授、各位专家,同志们:
今天,来自法学界的一百多位著名法学家以及来自立法、司法和其他法律职业界的同仁欢聚一堂,出席《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的首发式,这是法学界和法律界的一件盛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在座的以及其他各位法学名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的祝贺!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的法学事业,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学名家,国之栋梁。在各位法学名家中,既有新中国法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有造诣深厚、著作等身的法学各学科带头人,还有享誉国内外的一批中青年法学学术骨干力量。各位法学家都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广泛的学术影响力。诸位法学名家的学术成果和人格魅力,已经在当代中国法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法学理论界乃至整个法律界的宝贵财富。
法学家是法治思想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众多的法学家凭借自己的学识、智慧和勇气,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唤醒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培育民众对法律的信心。法学名家在法学研究和培养法律人才方面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已经和必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进程。
法学家是立法活动的重要实践者。多年来,中国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的建设,凝聚了众多法学专家尤其是在座各位法学家的智慧和心血。法学家从理性的视角,理论的高度,理念的树立,对立法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法律的制定和颁行,使当代中国法律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零星到系统,从粗疏到细致,从单一到全面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法学家是司法进程的有力推动者。司法是把法律具体适用于解决纠纷的过程。没有对法律适用的准确理解,司法活动就无法进行。而法学特别是应用法学的研究,为司法活动正确适用法律提供了有力的注脚。在司法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法学界的深入研究也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许多改革的措施正是得益于法学家的理论创新。多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建立和实行特邀咨询员制度,邀请法学界的著名学者、专家,就即将出台的重要改革措施和重大举措,虚心征求意见,从法学界获取智力支持,推动了人民司法事业的进步。
法学家与法官,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力量。同时,二者又可以取长补短,甚至进行角色转换。《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的出版,为广大法官了解众多法学名家的思想精髓,启迪法官的理论思维,开阔法官的知识视野,提供了一本重要的文献参考。通过这本书,广大法官可以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把握中国法学乃至法制的发展脉搏,拉近法官与法学名家的距离,加强法官与法学名家的思想沟通与交流。
我们欣慰地看到,近年来,一大批学有专长、卓有建树的法学专家加入了法官队伍,许多专家还担任了人民法院重要领导职务,给法官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有许多法官把司法的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们集法官与法学家于一身,成为把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机结合的典范,不仅推动了司法事业的进步,也给法学事业注入实践的养分。我们需要一大批这样的法官,这样的法学家。我也深信,随着法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一大批专家型法官必将茁壮成长。他们具备法学家的学识和素养,通晓司法理念,把握法律精神,并以自己的忠诚、执著和信念,成为正义的使者和公平的守护神。
各位教授,各位专家,同志们,人民法院的工作,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离不开法学界的鼎力帮助和大力支持。前不久,中央对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部署,对今后一段时期全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最高人民法院根据中央的部署,对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稿)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全面修改,正在积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希望各位法学专家能够对人民法院的新一轮司法改革,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古人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法学学术薪火相传,法学学界人才辈出,法学事业才能蓬勃发展。老一辈法学家为繁荣法学研究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心血,成为中国法学的奠基石,值得每一位后学者铭记。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在高铭暄教授和王作富教授联袂执教五十周年并七十五华诞时,我作为法律界学人对老师的真诚祝福。今天在座的有不少是我的师长,在此我也真诚地祝愿各位,生活之树长绿,学术之树长青,思想之树永恒。
谢谢大家!
陈光中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发式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其他有关单位领导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位法学家的积极协助下,《当代中国法学名家》这套四卷本四百八十余万字的文献性巨作今天面世了,这是中国法学界的一件盛事。8月17日,这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一天!
在此,我受《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编辑委员会和编辑部的委托,对各位领导、来宾光临与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对这套书的缘起和编辑工作向大家作简要的汇报和说明。
为了总结当代中国法学研究成果,繁荣中国法学事业,促进中国法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经法制日报社编辑任东杰先生策划,北京广浩文化发展中心发起组织,北京高校和科研单位的22位著名法学家组成了本书的编辑委员会。其中包括王叔文、王家福、高铭暄、江平、陈光中、肖蔚云、巫昌祯、江伟、王利明、赵秉志、陈兴良等,编委会的组成标志着本书编辑工作的正式启动。
编委会成立后,在编辑部的协助下,从2004年3月以前在世的近3000名有正高职称的法学家中,经过投票和协商,最后,遴选出207人,入选者均具有较高学术成就,并在全国有较大的学术影响,而且他们在中国法学界均具有相当高的认同度和广泛的代表性。
当然,遴选工作有相当难度,有的法学家没有被选入,可能有缺憾。在被选入的207位法学家中,这套书只收入了176位法学家,尚有31位没有被收入。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时间整理、编写个人的资料,而此套书的出版又不能拖延时间过久。编委会和编辑部计划在此套书出版后的一定时间内,尽快出版增补卷对之加以弥补。
本书的编辑和出版工作始终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和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的热忱关心和支持,他们不仅担任了编辑委员会的高级顾问,前三位领导还欣然为本书题词。肖扬同志的题词是:“法学名家,国之栋梁”,贾春旺同志的题词是:“造就法学名家,服务依法治国”,王汉斌同志的题词是:“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而努力。”解放军总政治部原副主任,88岁高龄的史进前老将军也挥豪题词:“向法学家的精英们学习。”这些不仅是对我们的关心支持,而且给予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还有一批司法实务界、出版界、新闻界的知名人士应邀担任了编辑委员会的特邀编委。一部分法学名家的弟子、亲属也参加了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人民法院出版社对这套图书出版高度重视,专门抽调精兵强将组成责任编辑队伍,副社长杨亚平同志领衔责任编辑,总编辑王运声同志亲自负责全书的终审。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才能保证这套书得以高质量地顺利出版发行。
这套《当代中国法学名家》同以往的“名人录”比,是具有原创性和鲜明特色的。
这套书以4卷480余万字的巨大篇幅,重点介绍法学名家的学术思想观点、理论与实践贡献,同时介绍了其代表作,列出了其作品目录及培养的人才名单,并且收入了近800幅珍贵的图片,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它采用国际标准大16本开,选材用料精良,装帧设计精心,因此,具有较高的学术性、资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这套书的内容按照法学家姓氏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编排,为了便于读者查阅,我们在目录之外又设计了两种检索方式:一是按学科领域;二是按任职单位。
由于是新的探索,这套书中一定存在不少缺点和问题,编辑部将及时收集意见,以便在今后修订中予以改正,不断提高质量,使它在我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等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服务。
顺便要说的是与这套书发行的同时,一个以“宣传法学名家思想,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为宗旨的网站——中国法学名家网从今天起也正式开通。
我们将时刻牢记大家对我们的厚爱和支持,争取繁荣我国法学事业,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
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海坤在《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发式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各位朋友:
出席今天法学名家济济一堂的《当代中国法学名家》首发式感到非常荣幸。《当代中国法学名家》一书的出版确确实实是我国法学界的一件盛事,尤其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法律界高层领导出席并讲话,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法学研究和教育的重视,这也是党和国家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生动体现。
获得“中国法学名家”的殊荣来之不易,获得此殊荣的每一位学者都有一番坷坎和一部艰苦的奋斗历史,特别是老一辈法学家历尽磨难,堪称典范。但饮水思源,我们应该感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改革的正确,感谢改革开放以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客观环境。以我为例,在十年动乱中,由于“读者无用论”泛滥,我在人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农村工作,根本无书可读,只是因为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罗致社会科学人才,解决“青黄不接”问题建议后才回到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回到法学教学与研究队伍。如果没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也不会迎来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研究的春天以及黄金发展时期。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之一粟,我们获得崇高声誉的每一位学者也不过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不值得骄傲自满,相反应该更加谦虚谨慎,应该与时俱进、继续努力,应该进一步加强学习与研究。既要看到目前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法治社会任务之艰巨,更要看到形势发展之迅速、情况之复杂。在我们身上还存在知识结构之欠缺、理论基础之不足以及与实际要求之距离等困难和问题。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尤其要增强三方面意识:一是忧患意识。法学家是时代的产儿,也是时代精神的化身和喉舌,应该关心世界上发生的重大变化,关心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尤其是克服法治建设中的障碍。二是精品意识。要著书立说,求一流水平,留下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精品。三是律己意识。目前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教授摇唇鼓舌,四处赚钱,越来越象商人;商人现身讲坛,著书立说,越来越象教授。骗子口若悬河,辩法高超,越来越象律师;律师连蒙带哄,巧取豪夺,越来越像骗子。”言辞未免过激,以偏概全,但值得法学界、法律界人士警惕!
为此,我们要加倍努力,为中国走向法治做出更大贡献。我相信,通过这次首发式有意义的活动,会推动更多有志之士投身法学研究;相信会有更多、更杰出的法学名家出现;相信法学教学研究事业“长江后浪推前浪”,法学界将新人辈出,群星灿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