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问学两精勤
——记全国优秀教师范忠信教授
(资料来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报》2004年9月15日)
一位在高校教授法理和法律史的教师,十多年来勤于钻研,精心育人,勇于实践,在深受学子们喜爱的同时,还获得了法学界的高度评价。1994年以来,先后获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并于1999年和2002年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他就是我校博士生导师、法律史学科点负责人,并身任中国法律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的范忠信教授。
忠诚教育
注重培德育人
范忠信教授从1992年调到苏州大学起,开始了他的教坛生涯。他热爱教师这个崇高而光荣的职业,在这个岗位上以极强的责任心感染学生,用美德和理想引导学生。在苏州大学工作期间,就曾被学生评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199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范忠信教授调到我校任教。几年来他虔诚敬业,长期坚守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第一线,一直为本科生讲授《法理学》、《中国法制史》等法学核心基础课程,以“站好本科生讲台,接受本科生挑剔”为宗旨,敬业守职、严格践行教育伦理。在上好专业课的同时,他还积极引导学生关心国事,关注普通百姓的疾苦,认真考察和认识中国国情,并积极指导学生社团开展活动:从2001年起担任本科生“天盾学社”顾问,又担任研究生“南湖法学论坛”顾问;还曾任99级本科“荆州社会实践队”指导教师。他多次应研究生会、法学院学生会、英山县一中等单位邀请,举办义务讲座,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人生观、爱国主义的教育引导,备受学生欢迎。
为制止考试作弊歪风蔓延,今年二月他在校园网上发起关于“诚信与考试作弊”问题的讨论,表明了自己对考试舞弊决不宽恕的态度,他还公开自己的电话号码和电子信箱,鼓励学生举报纵容或帮助作弊的教职员,引起了许多师生积极参与并获强烈支持。
革新教学
注重素质教育
范忠信教授注重教学方法、手段或形式的革新,注重在知识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他率先用powerpoint展映法律史教学大纲以及古代判词、法典和刑具图片资料等,教学方式颇受学生欢迎,他的课堂常常爆满,选课者常达700人以上。
在教学中,范忠信教授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剧变对现行法律秩序造成的巨大挑战。2001年他主持了“我们生活中的中华法律传统”征文竞赛;2004年5月,他又应《江汉论坛》之约组织研究生进行“儒家思想与当代民主理念”专题讨论。他还经常在自己主持的“法律史学术网”上发起“以法律史眼光观察现实问题”的专题讨论,并就学生提出的法律史学术问题进行网上解答,把网络变成自己的辅导课堂。
严谨治学
科研成果丰硕
范忠信教授十几年来潜心学术研究,成果丰硕,有较为突出的理论贡献。先后主持了两项国家级课题研究,出版学术著作9部,撰写论文100余篇,分别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有4篇论文被译为英文、日文在海外传播。著作《情理法与中国人》1996年被韩国一潮阁公司翻译成韩文出版(译名《中国法律文化探究》),被韩国多所大学指定为中国法教学参考书。他的科研成果两次获得全国社会科学最高奖项——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科奖,另获得省部级社科奖4项。在长期钻研中,他还通过“对中国法律传统基本精神的独到研究和全新认识”和“对中西法律传统暗合或共通性价值的独到研究和革命性认识”,在这两个方面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关注现实
投身建设事业
范忠信教授是一个关心现实,热心为社会进步而建言建功的学者。自1992年始,他应邀任司法部台湾事务办公室特邀研究员。1994年——1996年间,应邀任苏州市人大常委立法顾问。1998年,应邀任武汉市政法委法律咨询顾问。1999年,又任武汉市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在担任这些社会职务时,他经常主动积极为有关部门的立法、执法、行政活动出谋划策,为他们起草项目方案、审查规范性文件,得到了这些机关部门的高度赞誉。他离开苏州时,苏州市人大常委会特为他颁发荣誉证书,对他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2000年他作为博士团团长率“全国百支博士团”第69分团到松滋市进行“三下乡”咨询服务活动数周,受到松滋市党政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他还特别关心农村,热心助学。1999年他将学校给予的引进人才安家费及其他奖励13500余元捐给英山县薛家畈小学,为家乡贫寒子弟设立“光华奖学金”,迄今已颁发四届。2000年起他游说自己的同窗好友余健先生捐资10余万元在革命老区英山县设立“子冈奖学金”,现已颁发三届。今年5月他又争取到香港出版家范止安先生赞助,在英山县薛家畈小学设立“范止安先生奖学金”。他的这些举动在他的家乡英山县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激励了许多贫寒学子,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赞扬。
任劳任怨
主导学科建设
自1998年调入我校以来,范忠信教授主持法律史学科建设,直接承担了学科点建设的绝大部分文件起草、表格填报、档案准备的劳动,不辞劳苦,不计昼夜,不要报酬。在他的辛劳及其他成员的协助下,法律史专业从1996年被暂停招硕士招生权的低谷中走出来,实现了质的飞跃:(1)2001年成立法律史研究所;(2)2001年创办了《中西法律传统》年刊,现第四卷即将出版;(3)2002年创办“法律史学术网”(www.legal-history.net);(4)2003年建成法律史博士点;(5)2004年建成湖北省重点学科;(6)2004年建成中国法制史优质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