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ILIN.info 法律教学在线 延伸课堂 服务社会

    吾   爱   吾   师

<<返回范忠信教授主页

 <返回主页

 

范忠信教授主要学术作品目录
(1986-2004.5)
资料来源:法律史学术网
 

  主要专著译著

    1.《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通览》,与曾宪义教授合著,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古代中国人的回答》,硕士论文,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法学硕士论文集》。

    3.《白话庄子》,与袁坚合著,第一作者,23万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4.《情理法与中国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探微》,与郑定、詹学农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法理学——市场经济下的探索》,与周永坤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中国法律文化探究》,《情理法与中国人》一书韩文译本,1996年韩国汉城“一潮阁”出版。

    7.《一国两法与跨世纪的中国》,独著,香港文教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1999年修订再版。

    8.《梁启超法学文选》,编选,30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中国法律思想史》(俞荣根主编),司法部统编教材,副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0.《中国法制史》(曾宪义主编),教育部统编教材,参撰,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独著,32万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信法为真》,独著,17万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3.《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独著,30万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二十六史大辞典》(戴逸总主编)执笔刑法卷22万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15.《清代地方政府》(瞿同祖英文原著),合译,第一译者。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6.《现行法秩序思问录》,独著,“西南政法大学学子学术文库”,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30万字。

 

    主要论文译文

   《我的中国特色观》,《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10月10日第3版。

   《原原罪》,北京《比较法研究》1987年第1期。

   《析“无为政治”》,北京《政法论坛(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

   《刑法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中美比较》,译文,广东《政法学刊》1987年第1期,5千字。

   《清律中的“贼盗”》,北京《外国法学译丛》1987第二期。

   《对中国古代法的作用论的一点思考》,北京《法学研究》1988年第3期。

   《“自然法”与“法自然”》,重庆《外国法学研究》1989年第1期。

   《理性地对待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南京《青年学者》1989年第2期。

   《贱讼:中国古代法观念中一个有趣逻辑》,北京《比较法研究》1989年第2期。

   《台湾集会游行法的产生及其影响》,湖北《律师世界》1989年第3期。

   《涉台民事法律问题初探》,北京《台湾研究》1989年第4期。

   《“一国两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影响》,载时事出版社1989年版《回顾与展望》文集。

   《我们需要这样的世界意识》,北京《精神文明论坛》1989年第1期。

   《“新权威主义”析》,《人民日报》1989年3月6日第5版。(美国《美洲华侨日报》、纽约  《中报》、英国《世界日报》、香港《香港时报》、《星岛日报》、《大公报》、台湾《中央日报》、《台湾时报》等报纸转载或评论、报道)

   《评台湾当局推销的“台湾经验”》,北京《瞭望》周刊1989年第13期。(《香港时报》、香港《成报》、台湾《联合报》转载或报道)

   《中西法观念比较》(上、中、下),台北《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第23卷10~12期连载(1990年10~12月)。

   《评国是会议》,北京《台湾研究》1990年第3期。(台湾《中央日报》、《联合报》、《台湾时报》转载或评论)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继承与改造》,台北《孔孟月刊》29卷8期(1990年8月)。

   《台岛内外“台独”活动的新特点》,北京《瞭望》周刊海外版1990年第35期。(日本帝冢山大学出版部1991年版《台湾的政治改革年表·觉书》转载,台湾《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民众日报》、《台湾时报》、《首都早报》,香港《香港时报》转载或评论)

   《台湾岛内的“修宪”与“制宪”之争》,北京《瞭望》周刊海外版1990年第27期。

   《从“国是会议”看台湾当局大陆政策走向》,北京《瞭望》周刊海外版1990年第30期。

   《颇受争议的两岸关系条例草案》,北京《台声》月刊1990年第2期。

   《“国是会议”与台湾政党政治》,北京《台声》月刊1990年第8期。

   《评七个版本的“两岸关系法”草案》,厦门《台湾研究集刊》1991年第1期。

   《中国古代德刑轻重之争的真实涵义》,北京《比较法研究》1991年第1期。

   《国是会议与台湾地方自治》,台北《台湾史研究会文集》1991年版。

   《中国法律文化史及其分支学科建设的建议》,台北《中国文化》月刊1991年4月号(总第138期)。

   《论台湾处理涉大陆民事法律问题的模式》,北京《台湾研究》1991年第3期。

   《两岸关系立法的经验与教训》,台北《万国法律》月刊1991年8月号。

   《一国两制与中国未来法律体系》,福州《福建法学》1991年第4期。

   《两岸经贸关系法制化问题刍议》,福州《亚太经济》1991年第4期。

   《历史不能虚构——评史明〈台湾人四百年史〉》,台北《海峡评论》1992年9月号。台北《世界论坛报》1992年9月15日、16日全文转载。

   《关于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几个问题——评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北京《比较法研究》季刊1993年3期。

   《论〈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载《台湾1992》(年鉴),合作,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一元法之困境与二元法体制重建》,《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儿子与情人:日本的收养制度》,译文,《比较法研究》1993年第3期。

   《以法为教:塑造现代法观念的一条思路》,《南京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阳光法案”与台湾廉政问题》,北京《台湾研究》1994年第1期。

   《“法呆子”与法观念改造》,《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台湾当局涉大陆事务法规体系及立法史回顾》,福州《台湾法研究学刊》1994年第1~2期。

   《古代的绑票:案与法》,台湾《历史》月刊1994年7月号。

   《律师权利义务:两岸法律的差异》,《法商研究》1994年第5期。

   《台商投资保障制度之研究》,《江苏律师》1995年第3期。

   《古今腹诽的罪与罚》,台湾《历史》月刊1995年6月号。

   《中国传统文化与海峡两岸律师角色》,载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架起法系间的桥梁》论文集。

   《英美宪政观念与中国特色》,与张利民合译,同上文集。

   《酷吏现象与中国专制政治》,台湾《历史》月刊1995年11月号。

   《礼法、刑法二元体制与〈论语〉新诠》,载上海交大出版社1995年版《〈论语〉的现代法文化价值》论文集(陈鹏生主编)。

   《“一国两制”与中国法律体系的现代化结构》,载南京《法制现代化研究》年刊(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两岸交往法制化的困阻与解决之方》,《法学》月刊1996年第6期。

   《试论海峡两岸交往所涉法律问题的三大特点》,北京《台湾研究论坛》1996年第2期。

   《论中国古代法中“重农抑商”传统及其成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8千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学·法学史》1997年第1期转载)

   《两岸事务性商谈:十年历史的省思》,北京《台湾研究》1996年第4期。

   《民族大义与祖国统一》,香港《广角镜》月刊1996年7月号(第286期)。

   《挡不住的两岸经贸潮》,香港《广角镜》月刊1996年10月号(第289期)。

   《一国两制与中国法律体系》,香港《广角镜》1996年11月号(第290期)。

   《伦理亲情与中国法律近代化论纲》,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走向法治之路》论文集(刘笃才主编)。

   《公民社会决定法治社会》,载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论文集(刘海年主编)。

   《耻辱刑及其现代遗迹》,载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湘江法律评论》第一卷。

   《依法治国笔谈》,《法学研究》1996年第3期。

   《孙中山训政思想再认识》,苏州《东吴法学》1996年号。

   《中西法律传统中的“亲属相隐”》,《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法史学》1997年第8期转载)

   《“亲亲尊尊”与亲属相犯:中西刑法的暗合》,《法学研究》1997年第3期。

   《国民冷漠怠责与怯懦的法律治疗——欧美刑法强化精神文明的作法及启示》,《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法史学》1998年第2期转载)

   《海峡劫机罪与两岸刑事司法协助》,《现代法学》1997年第1期,与张利民合作。

   《行政救济:海峡两岸立法比较》,《法学家》1997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1997年第4期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宪法行政法》1997年第3期转载)。

   《日本的收养制度与观念》,译文,《苏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香港驻军与驻军法问题》,香港《广角镜》月刊1997年2月号(293期)。

   《特区未来问题:处理颠覆罪》,香港《广角镜》月刊,同上期。

   《一国两制法律体系的形成与依据》,香港《广角镜》1997年3月号(294期)。

   《台机被劫凸显两岸司法协问题》,香港《广角镜》1997年4月号(295期)。

   《中国容隐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意义》,《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

   《亲亲相为隐:中外法律的共同传统——兼论其根源及其与法治的关系》,《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2期。

   《刑法典应力求垂范久远:论新刑法的局限与缺陷》,《法学》1997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1997年第12期转载;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问题争鸣〉转载)。

   《“一国两制”的全国性法律体系的依据和形成途径》,《法商研究》1998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 法理学》1998年第3期转载)

   《认识法学家梁启超》,《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法理学》1999年第2期转载)

   《从明清市井小说看民间法律观念》,载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法制现代化研究》年刊。

   《通奸罪与杀奸权》,载《湘江法律评论》第二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中华法系法家化驳议——评郝铁川〈中华法系研究〉》,《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3期,20千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法理学》1999年第 1期转载)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现代法学》1999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1999年第6期转载)。

   《中西伦理合璧与法治模式的中国特色》,《法商研究》1999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 法理学》1999年第5期转载)。

   《直接权利与修宪》,《法商研究》1999年第3期。

   《再论新刑法的局限与缺陷》,《法学》1999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1999年第9期转载;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刑法问题争鸣》转载)。

   《择法固执:我们对法治的贡献》,《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1期。

   《公务员性犯罪与“色”腐败惩治法》,载刘海年主编《依法治国与廉政建设》,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两种伦理合璧以铸法治之魂:中国国情下的模式选择》,北京同心出版社1999年版《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文集。

   《司法腐败的类型与制度助因分析》,载信春鹰、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司法改革》,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法学教育是人文教育》,载《法商研究》1999年特刊《法制变革与教育》专号。

  《中华法系的亲伦精神》,《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春季号。(《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1999年第8期转载)。

  《君权监督与和平转移:中国传统法学的盲点》,《河北法学》1999年第6期。

  《贵在反省思想的历史:张国华先生给我的教诲》,5千字,《中外法学》1999年第4期。

  《论对授权立法中授权行为的监控》,《法律科学》2000年第一期,第一作者。(《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0第3期转载)

  《明清律的结构及私法在其中的地位》,《现代法学》2000年第四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0年12期转载)

  《基本法模式下的中央与特区司法关系》,《法商研究》,2000年第五期。

  《法律冲突问题的法理认识》,《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四期,第一作者。

  《见识人民管总统》,《法学评论》2000年第四期。

  《一个中国原则的法律意义》,北京《统一论坛》2000年第三期。

  《唐代以后中国法律思想的定型化或僵化》,《湖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六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4 期转载。)

  《小农经济与中华法律传统的特征》,《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六期。

  《海峡两岸法律互斥及其出路》,《法制现代化研究》第六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作君作亲作师:中国传统行政的性质与特色》,《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古代道德教化之法制惯例及其借鉴意义》,《法律史论丛》第七辑,重庆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法理学的主题和特征》,《法学评论》2001年第四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五期转载。)

  《论人民政协的民意机关化与法制化》,《法商研究》2001年第六期。

  《中国违宪审查及立法冲突解决机制》,《法律科学》2001年第六期。

  《中西会通与中国法律近代化中的仿行西法偏好》,《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六期。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三个层次》,南京《金陵法律评论》2001年秋季号。

  《宗法社会组织与中华法律传统的特征》,《中西法律传统》第一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遗产赠与的伦理与法理——杭州“小保姆受遗赠案”的法理分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一期。

  《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三条道路》,《法学》月刊2001年第10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3年第2期转载)。

  《法律史研究的文化解释使命》,《批判与重建:中国法律史研究反驳》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8千字。

  《中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中西法律传统》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15千字。

  《中国“封建”法制史论纲》,《中国法学》2003年第6期,20千字。

  《中国法律近代化与大陆法系的影响》,第一作者。《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一期。1.8万字,

  《不平等条约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开始》,《四川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号,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千字。

  《董必武与新中国法制观念的局限性》,《法学家》2003年第4期,10千字。

  《自然人文地理与中国法律传统之特征》,《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17千字。

  《沈家本与新刑律的伦理革命》,《政法论坛》2004年第1期。

  《修宪与宪改:台湾五十年的法制困境》,《台湾研究》2004年第2期。

 

 

<<返回范忠信教授主页

 <返回主页

(C)All Copyright 2000-   陈会林 版权所有

HUILIN设计制作  IE1024*768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