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讯·法学教育 >> 西方法律思想与流派·西方法律思想史 >> 浏览文章

对峙:皇帝为什么给教皇下跪?

作者:李筠

来源:《西方史纲:文明纵横3000年》,岳麓书社2020年版

编者按:在西方,教权与王权两极分立,是民主、自由的重要源泉。西方精神领域与世俗领域是分离的,国王在世俗生活中可以无所不能,但他又是一名普通的基督徒,受教皇管辖。在中国传统中,世俗领域与精神领域是不分开的。

 

在查理曼(742-814[①]执政期间,西方中世纪的基本结构,即政教二元结构稳定下来。在这种二元结构中,政权和教权相互扶持、相互帮助。教权为政权提供合法性的论述,提供高级人力资源,提供法律和基层管理;政权为教权提供政治保护,提供政治和经济资源,还在征服过程中承担了传教的任务

然而,政权和教权毕竟是宗旨不同、功能不同、利益不同的组织,等发展到一定阶段,各自成熟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就会露出紧张和对峙的一面。二者矛盾激化的开端是罗马教皇给查理曼加冕,而矛盾发展到高潮的代表事件则是格里高利七世发动的教皇革命。透过教皇革命,我们可以深入理解西方中世纪政教斗争的基本逻辑。

 

教会下层的斗争力量

很多人可能会有这种疑惑,通过给查理曼加冕,教皇的地位已经超越了俗世的皇帝,为什么教皇还要革命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教会认为跟政权合作,自己吃亏了;另一个是教皇,即格里高利七世,认为教权能赢过皇权。

先来看教会为什么认为自己吃亏了。简单地说,教会下层认为教会和皇权的合作使教会的纯洁性受到了污染。

给查理曼加冕确实让教会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查理曼只是被利奥三世算计了,担了个虚名。查理曼和他的子子孙孙都知道控制住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重要性。于是,后来的教皇长期被意大利的王公贵族们控制,最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把教皇控制在手里,罗马教廷几乎成了皇帝的私家教会。但是,绝大多数人觉得这没有不妥。因为远有君士坦丁,近有查理曼,旁边还有拜占庭皇帝,这些统治者都声称自己从上帝那里直接获得了授权,教会就是自己手下的一个分支机构,教皇就是自己手下的一个部长。无论谁做皇帝,教会的地位也不会有多大的变化。

而且,查理曼利用主教和修道院院长来充实帝国的高级管理队伍,高级教士们都成了帝国的官员或者皇帝的诸侯,过上了王侯将相的生活,自然不愿意改变。但是,教会的下层出现了一股反对力量,认为那些主教、修道院院长和皇权合作,变得奢侈腐败,污染了教会的纯洁性。

这股反对力量主要来自克吕尼运动。克吕尼运动原本是修道士们在修道院追求纯洁的精神生活的运动,后来扩散到整个社会。再后来,不再纯洁的教会上层就成了克吕尼运动批判的对象。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的任命权成了教权和政权冲突的最前线,具体表现为主教和修道院院长究竟是由教皇还是由神圣罗马皇帝来任命。历史上把教权和政权之间这场大冲突叫作叙任权之争(叙任权即任命权)。

教皇的纵横捭阖

教会下层认为自己吃亏了,要净化教会,可为什么革命是由教皇发起的呢?格里高利七世为什么认为自己有把握赢过皇权呢?

随着克吕尼运动的推进,教会下层出现了不少能臣干将,其中最重要的是希尔德布兰德。

1059年,教皇选举法出台,规定教皇只能由红衣主教团选举产生。这时候,希尔德布兰德已经非常娴熟地主导教廷数十年,在和神圣罗马皇帝、诸侯、意大利各大家族的勾心斗角之中,他已经成了像俾斯麦一样的老狐狸。1073年,他终于登上了教皇圣座,被称为格里高利七世。

格里高利七世一上台,就对神圣罗马皇帝发难,拉开了教权和政权斗争的大幕。他颁布的诰令《教皇如是说》有二十七条,条条都在强化自己的至尊地位,硬是要把皇帝压在他的宝座之下。下面几条诰令的具体内容证明格里高利七世要把自己的教皇宝座打造成整个西方的至尊之位:

1.罗马教会由上帝单独创建。

2.只有罗马教皇能正当地称为普世的。

3.只有他能够废黜主教或使其复职。

4.他的使节——即使教阶较低——在宗教会议上高于所有的主教,并有权作出废黜主教的判决。

5.教皇有权废黜不称职者。

6.在各种事情中,我们也不能与被他开除教籍的人同居一室。

7.只有他有权根据时代需要颁布新的法律,召集新的宗教会议,建立修道院,分割富裕的主教管区或合并贫穷的主教管区。

8.只有他有权佩戴帝王徽记。

…………

11.他的头衔是世界上唯一的。

12.他能废黜皇帝。

13.如有必要,他能将主教从一个地方调动到另一个地方。

14.如他愿意,他有权任命任何教会的教士。

15.由他任命的教职可以管理其他教会,但却不受其他人的管辖,他也不能从其他主教那里接受更高的教职。

16.没有他的命令,宗教会议不能称为大公会议。

17.没有他的认可,任何书或其章节都不能视为教会法规。

18.任何人都不能撤销他的任何判决,所有人中惟有他一人能撤销他这种判决。

19.他自己不受任何人审判。

…………

21.每个教会的较重要的案件要服从使徒宝座的裁决。

22.罗马教会从未犯错误,也永不会犯错误,《圣经》作证。

…………

25.他可以不通过宗教公会议废黜主教或使其复职。

…………

27.教皇能解除不义之人的臣民的忠诚誓约。

 

无论谁看到这份诰令都会觉得它简直就是写给皇帝的战书。如果你是皇帝,接到这种战书,会怎么办呢?当然是开战。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也是这么想的,他当即宣布废黜格里高利七世。格里高利七世立刻还以颜色,宣布废黜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选择发兵罗马,生擒教皇,甚至要杀了教皇,以儆效尤。但神奇的是,教皇最后赢了。这是怎么做到的?

亨利四世率领军队进发,结果还没有翻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就接到奏报,后院起火了。诸侯们纷纷表示,既然教皇已经废黜了皇帝,他们就不再负有忠诚的义务,甚至要起兵造反。于是皇帝赶紧回去灭火

这其实是格里高利七世事先与诸侯暗通款曲。前文提过,查理曼利用封建制治理国家,把土地分给诸侯,这一点一直延续了下去。到了神圣罗马帝国时代,各大诸侯里没有加洛林王室的后裔,也就是说,谁做皇帝的资格都不比其他人差太多。格里高利七世就充分利用了这种政治格局,教唆诸侯们造反,使皇帝的兵马根本到不了罗马。

最终,皇帝服软了,他故意衣衫褴褛、光脚露臂地跑到教皇度假的卡诺莎城堡下跪求饶。历史上把这一幕叫作卡诺莎之辱。在人类文明史上,被杀被灭的皇帝不在少数,但下跪求饶的恐怕仅此一例

格里高利七世认为自己一定能赢,靠的是他有两种权力:一种是正宗的教权,即废黜皇帝、革除教籍、解除忠诚的权力;另一种是隐匿的政治权力,即合纵连横、勾心斗角、纵横捭阖的权力。因为封建政治是高度分散的,而教权对西方的覆盖是全方位的,所以即便教皇手里没有兵,只要把这两种权力结合起来,其威力就能远远超过皇帝拥有的硬实力。

虽然斗争的高潮暂时告一段落,但这场皇权和教权厮杀的大戏并没有结束。教皇原谅皇帝后,皇帝心意难平,又想发兵消灭教皇。他们成了毕生的宿敌。后来,格里高利七世和亨利四世都去世了,他们的继任者继续斗法。

终于,双方在1122年签订了《沃尔姆斯协定》,双方各退一步,约定各自拥有什么样的权力,相互尊重,各司其职。教皇最终拥有的权力并不像《教皇如是说》里规定的那么大,但比起被皇帝操控的局面强了不少,甚至稍占优势地位。

但是,协定不可能彻底化解二者的斗争,它将旷日持久地发展下去。直到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发动宗教改革彻底摧毁了罗马教皇的权威,西方的政教斗争才发生根本的变化。

政教关系的三大走向

站在《沃尔姆斯协定》这个关口看,教权显然占了上风。格里高利七世发动的教皇革命扫除了政权悄悄蚕食和收编教权的态势,教权自此巍然屹立。这时候,有三个重要走向逐渐明朗起来。

第一,政权再也无法消灭教权,西方文明的二元结构从此成为有政治保护的基本社会结构

教会在中世纪的前五百年过得很危险,因为它尽管主导了信念、社会和文化,但在政治上始终没有形成成熟的建制。一旦被世俗政权保护、拉拢、收买,就很容易被吸收掉。所以我一直强调,没有政治的文明是保不住的。就连能够主导西方中世纪绝大多数领域的基督教,也必须有自己的政治建制来捍卫自身的独立。

经历了教皇革命,教会迅速变成一个权力金字塔,巍然屹立。西方的二元社会结构再也无法回到原来那种一元状态了。

第二,教皇国成为现代国家的雏形和榜样。

什么是教皇国?就是教会围绕教皇权力迅速进化成一个权力的金字塔。除了拥有极高的文化水平、丰富的管理经验,关键是教皇们着力把教会打造成一个教皇拥有最高立法权和最高司法权的权力体系。教皇颁布的法律对整个西方世界有效,教皇是西方世界的最高立法者。同时,教会成为一个司法上诉体系,教皇是西方世界的首席大法官。

这样一来,西方人几百年未曾见过的中央集权在教会率先实现。只不过它和我们熟悉的以行政为基干的中央集权不同,教会的中央集权是以立法和司法为基干展开的。

各国国王深受触动——我要是成为王国的最高立法者和首席大法官,拥有的权力可比封建大领主大得多!于是,国家间的制度建设竞赛由此展开。教会引领了西方中世纪的秩序建设,这个进程的最终结果就是我们熟悉的现代国家。

第三,在西方中世纪基本状况没有大变化的情况下,世俗政权几乎没有战胜教会的机会。

教皇拥有正宗的教权,加之在封建格局下,诸侯们天然和皇帝不同心、不同德,教皇基本上稳操胜券。连操纵过教皇废立的皇帝都下跪求饶了,他的子孙还有什么希望呢?

教皇革命之前,教会里的有识之士担心教会被世俗政权收编;教皇革命之后,教会越来越强势,在英诺森三世的时候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神圣罗马帝国和各王国,还有教会内部的有识之士,都开始担心教会会不会收编世俗政权。倘若真是如此,西方才真正变成了政教合一,教皇兼任皇帝,千秋万载,一统天下。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①]查理大帝(CharlemagneCharles the Great,公元742---公元814)法兰克王国加洛林国王,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他建立了那囊括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庞大查理曼帝国。公元800年,由罗马教皇立奥三世加冕"罗马人的皇帝"。他在行政、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将文化重新从地中海希腊一带转移至欧洲莱茵河附近,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