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讯·法学教育 >> 中国法制史 >> 浏览文章

《唐律疏议》样条

259.杀一家三人支解

诸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同籍及期亲为一家。即杀虽先后,事应同断;或应合同断,而发有先后者:皆是。奴婢、部曲非。及支解人者,谓杀人而支解者。皆斩;妻、子流二千里。

【疏】议曰:杀人之法,事有多端,但据前人身死,不论所杀之状。但杀一家非死罪良口三人,即为“不道”。若三人内一人先犯死罪,而杀之者,即非“不道”,只依杀一人罪法。注云“同籍及期亲为一家”,同籍不限亲疏,期亲虽别籍亦是。即杀一家三人,虽有先后,发时应合同断;或所杀之事,应合同断,事发乃有先后者:皆为一时杀法,总入“不道”。杀一家三人内,兼杀部曲、奴婢者,非。“及支解人者”,注云“谓杀人而支解者”,或杀时即支解,或先支解而后杀之,皆同支解,并入“不道”。若杀讫,绝时后更支解者,非。或故焚烧而杀,或杀时即焚烧者,文虽不载,罪与“支解”义同,皆合处斩,罪无首从。妻、子流二千里。

问曰:假有部曲若奴,杀别人部曲、奴婢一家三人,或支解,依例“有犯各准良人”,合入十恶以否?

答曰:部曲、奴婢虽与良人有殊,至于同类杀三人及支解者,不可别为差等,坐同良人,还入十恶。

 

260.亲属为人杀私和

诸祖父母、父母及夫为人所杀,私和者,流二千里;期亲,徒二年半;大功以下,递减一等。受财重者,各准盗论。虽不私和,知杀期以上亲,经三十日不告者,各减二等。

【疏】议曰:祖父母、父母及夫为人所杀,在法不可同天。其有忘大痛之心,舍枕戈之义,或有窥求财利,便即私和者,流二千里。若杀期亲,私和者徒二年半。“大功以下,递减一等”,谓大功,徒二年;小功,徒一年半;缌麻,徒一年。“受财重者,各准盗论”,谓受雠家之财,重于私和之罪,假如缌麻私和,合徒一年;受财十匹,准盗徒一年半之类。虽不私和,知杀期以上亲,经三十日不告所在官司者,各减前私和之罪二等。虽则私和罪重,受财罪轻,其赃本合计限,为数少从重,终合没官。发后输财私和,依法合重其事。如傍亲为出财私和者,自合“行求”之法,依杂律“坐赃论减五等”,其赃亦合没官。其有五服内亲自相杀者,疏杀亲,合告;亲杀疏,不合告;亲疏等者,卑幼杀尊长得告,尊长杀卑幼不得告。其应相隐者,疏杀亲,义服杀正服,卑幼杀尊长,亦得论告;其不告者,亦无罪。若杀祖父母、父母应偿死者,虽会赦,仍移乡避雠,以其与子孙为雠,故令移配。若子孙知而不告,从“私和”及“不告”之法科之。

问曰:监临亲属为部下人所杀,因兹受财私和,合得何罪?

答曰:依律:“监临之官,知所部有犯法,不举劾者,减罪人罪三等。”况监临内相杀,被杀者又是本亲,一违律条,二乖亲义,受财一匹以上,并是枉法之赃,赃轻及不受财,各得“私和”之罪。其间有罪重者,各从重科。

又问:主被人杀,部曲、奴婢私和受财,不告官府,合得何罪?

答曰:奴婢、部曲,身系于主。主被人杀,侵害极深。其有受财私和,知杀不告,金科虽无节制,亦须比附论刑。岂为在律无条,遂使独为侥幸。然奴婢、部曲,法为主隐,其有私和不告,得罪并同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