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资讯·法学教育 >> 学术研究·论文指导 >> 研究生指导 >> 浏览文章

关于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考量因素

作者:陈会林(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法律论语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家《学位条例》对硕士研究生的总体要求是:“(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硕士研究生(下面有的地方简称“学生”)教育是实行导师责任制的师徒型教育,导师具有唯一性,对于某个学生来说,“别人的导师不是导师”。学生选择导师的问题很重要,这不仅仅是因为导师对学生的学业乃至终生都可能有影响,而且是现在所谓“师生双向选择”中实际上起主要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单向选择。凡事怕“认真”,如果学生在选择导师问题上想要认真一番,就需认真综合考量很多因素与情形,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对部分踌躇满志而又懵懂彷徨的新研究生提供这方面的指导,是非常必要而迫切的。

学生如何选择导师,网上的、已有的讨论很多,这里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仅供同学们参考,不针对任何个人。这些讨论主要适用于社会科学专业类研究生在进校之后选择导师的情形。

一、规划自我

人生规划或职业规划不同的研究生,对选择导师的要求是不同的。网上有人将研究生分为五类:追求学术型、追求实务型、追求管理型、追求文凭型、追求(方向)不明型,对此我们比较认同。这里的最后一类,因为学生本身处于“走一步看一步”的不确定状态,所以选择导师的事情不好把握,在此我们存而不论。为了增强讨论的实效性,我们这里根据实情将进校不久的研究生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将来准备从事专业研究或教学,或可能继续深造的(例如考博或出国);另一类是准备从事相关实务工作,只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就业,不太强调专业的。

二、了解导师

充分了解各位导师是有效选择导师的前提。在学生进校前后,导师被学生了解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有的导师学生了解,有的导师学生不了解;有的导师学生了解的多,有的导师学生了解的少。这期间学生了解导师的主要途径是考试中的笔试、复试(面试),以及见面会、上课等,但由于多种原因,并不是所有导师都能参与招录考试命题,都能参与学生的复试(面试),都能在一开学就给新生上课;有些导师甚至因为特殊原因而连“师生见面会”也不能出席,有些导师即使出席师生见面会,也可能不被主持人介绍,或者没有时间充分自我介绍,这样,就会出现部分学生与部分导师完全互不相知的情形。学生在没有对全体导师有同等了解情况下选择导师,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导师,都是不公平的。

如何了解导师?大致有以下几种途径:

1.网上第三方信息。例如:学校网站对专业老师的介绍,学校的学生论坛上的相关信息,通过百度等搜索网站搜索导师的信息,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网上信息,往往是不全、不准、不新甚至有错误的,为了避免被误导,研究生还需结合以下几种途径了解导师。

2.与学长和导师的学生,亦即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交流。

3.浏览导师的主页、网站或微博。无论是出于兴趣爱好,还是为了工作或表达需要,导师的专业网站、个人微博一般都能比较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导师的信息。

4.查阅导师近期发表出版的论文、著作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这对了解导师的学术旨趣和研究领域尤为重要。

5.与导师本人交流。没有哪个导师不喜欢与自己交流的学生,所以进校的新生应该自信地、大方地主动找老师交流,面谈、短信、邮件等交流形式都是可以的。

以上每种途径都会有帮助,但不能偏信某一种方式,对不同途径了解的信息进行综合考虑才是上策。过去有些同学找老乡聊聊,或者听了某个师兄师姐的意见,然后就决定选哪位导师,此非明智之举。

三、对导师的考量因素

应该了解导师的哪些方面?对得到的信息如何判断?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适度考量导师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资源。导师有什么样的专业职称和学位(教授、副教授、博士等)、是否有领导职务(“双肩挑”之类)、是否有社会兼职(会长、秘书长、编辑之类),以及综合名气大小,等等,是体现导师社会影响大小和拥有社会资源多少的重要标志,这往往会不由自主地成为学生选择导师的首要考量因素,这是必要的、重要的,但也不是绝对的。因为:第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如果自己的研究志趣是在实践实务方面,而不是在思想理论方面;如果自己毕业之后想直接就业,没有考博和出国的打算,那么相对而言,导师的“级别”倒不是很重要。第二,少数导师虽然级别高、名气大,但由于事务繁忙或“双肩挑”、等原因,指导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有限,甚至有一些人的学术研究处于“半休眠”状态,这些实情也是学生必须要考虑的。

2.导师的研究能力与水平。读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为毕业后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做好准备,所以无论研究生将来做什么,读研三年中都要进行必要的学术训练。研究生的研究能力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导师的研究课题情况、论著成果多少、获得奖励或荣誉的情况,以及综合学养如何(不是单看成果多少)等等,都是选择导师的重要考量因素。这里的研究课题或项目主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研究项目、司法部研究项目、省级课题项目等。

3.导师的指导实效最为重要。对于学生来说,导师本人的社会影响、研究水平等,都只是潜在的、可能的资源,导师的指导实效才是最为重要的。“圈养”固然不利于学生独立研究能力的培养,但过度的“放养”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如果导师不能进行有效的指导,研究生主要靠观摩乃至自己摸索的话,那么学业进展难免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要想有所建树是比较困难的。从务实的角度看,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否主动认真到位(主观因素)、指导时间是否有保障、是否常用网络与即时通讯工具、是否容易联系、是否将学生纳入自己的研究团队、实际指导经验如何,以及毕业研究生的去向情况(客观因素),等等,都是学生应该特别考量的重要因素。导师熟悉并常用网络以及微信、微博、QQ等即时通讯工具,乃至建有自己的网站,这类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对指导学生带来的方便很大。至于毕业生去向,虽然不完全是指导实效的终极标准,但有相当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现在毕业生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4.导师积极参加学术活动比导师上课更重要。教学和研究,都是导师工作的本分,都重要,但到导师这个层次,在两者均有的情况下,相对而言,学术研究比教学活动可能更重要。新生最熟悉的导师往往是那些上课的导师,乃至他们可能以为这些导师才是最重要的导师。其实,导师是否上课,对学生选择导师来说并不是很重要,这是因为:第一,几乎所有导师都会给学生上课,只是时间安排上有先有后,那些“大师”级的导师往往是最后上课的;第二,导师上课是学校根据专业培养计划进行的教学安排,并不一定体现这个导师是否重要,那些大师级或“双肩挑”的导师因为自身事务繁忙,往往不上课或很少上课。所以,导师是否上课固然可以成为选择导师的参考项,但这并不是绝对的。相比较而言,在学生选择导师的考量因素中,导师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可能比导师上课更重要,这些活动可以成为导师学术态度、学术能力、学术影响的综合反应。

5.导师的本科教学情况是不能忽略的考量因素。绝大部分高校都硬性规定导师或教授必须给本科生上课,而且每学年有最低课时量要求,这是必要的。导师为本科生上课,对指导研究生主要意义在于,这样的导师对高校现实教育的总体情况有比较全面的把握,对研究生过去本科生阶段的专业学习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指导研究生更加得心应手,更加接地气,更加有实效。

6.不必过分看重导师的研究领域,以及导师是否年轻。导师的研究领域与学生的研究兴趣、专业追求一致或接近,自然应该成为学生的首选,但这并非绝对的,这是因为:第一,很多新生并没有明确的具体研究方向,有些人已有的研究兴趣也往往会因为没有基础或将来工作需要而发生变化,这时,跟随导师进入其专长的领域也不失为上策。第二,导师之所以是导师,是因为他们具备了在本学科各个方面都能指导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在本学科各个研究领域,导师都是可以指导的。至于是选择年轻导师好,还是年老的导师好,这就要看个人的喜好了。因为在很多方面两者是各有所长,例如年长的导师有更多的学术积累和指导经验,而年轻导师经验相对不足,但精力旺盛、更有闯劲。

7.导师的人品、阅历、社会背景也是重要考量因素。导师为人处事是否谦和而富有责任担当意识、人生阅历是否丰富、教育背景和家庭情况如何,也应是学生选择导师的重要考量因素。一个好的导师,为人谦虚,尊重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并且很信任学生,知道学生一直在努力和刻苦工作。那些“生活型”导师,会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惑。此外,导师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完美的家庭,也可能成为引导学生走向成功的潜在因素。

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加以归纳和呈示,我们将此表暂且称之为《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考量因素测估表》。在此表中,我们将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考量因素予以量化,学生利用此表可以大致测算出导师选择度的分值。特别说明:(1)学生利用此表前,应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属于两种之中的哪一种,然后选填。(2)这里的分值仅仅是学生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很多是主观因素),对某个导师是否适合自己所做的综合量化判断参考值,不是对导师的评价。(3)这里的“选择参考值”并没有一个可以决定该选和不该选的绝对值,所有分数值都只是比较而言的,在纳入考虑范围的多位导师中,哪位分值高就重点考虑哪位。(4)这里的考量因素及其权重,只是笔者的一个大致预设,不是、也不可能是绝对的标准,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予以调整。

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考量因素测估表

 
 

四、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导师组是一个团队,各位导师在总体上都是各有所长、各有其能的,网上有学者将导师大致分为四种:大腕型、双肩挑型、学术型、生活型,我们在没有更好分类的情况下,对此予以认同。学生如何选择这几类导师,我们有以下建议:

1.切忌导师腕儿越大越好。这个问题前面实际上已经谈及。大腕型、双肩挑型(有领导职务)往往都是知名导师,他们拥有更多的经费资源、人脉资源,甚至权力资源,学生跟着他们,不仅在读研期间就会体会到一种大团队、大项目、学术前沿的成就感,而且对于自己以后的发展也可能是利好无限。但是:(1)他们对学生的学术基础和研究能力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忍受较大的压力,弄不好可能因为找不到自信和成就感,久而久之也会挫败自信心,对自身的发展反而不利。(2)他们指导的学生多,多以开会形式进行宏观指导,甚至由他人(例如博士生)代为指导,这样,学生就可能还得忍受导师难以亲自指导,甚至到毕业导师还叫不出自己名字的苦恼。(3)学生选择这些导师竞争激烈,风险巨大,一旦不能如愿,就会被调剂给其他导师。总的来看,这类导师至少不适合下面两类学生:一是不具有“竞争力”的学生,二是只想找个合适工作、哪怕不搞专业也行的学生。

2.大部分学生宜选“学术型”导师。这类导师专心学术,乐意指导学生,也拥有必要的学术资源,总能想办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研究选题和锻炼机会,他们是导师中的主流,学生跟着这样的导师可以得到导师的真传,而且师生感情相对融洽,建议大部分学生选择这类导师。

3.“拿文凭”的学生宜选“生活型”导师。这类导师虽然科研项目不多,但是他们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会教会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困惑。那些攻读学位仅仅是为了提升文凭、以后并不在意是否从事专业工作的学生,如果选择这类导师,不仅会在愉快、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度过美好的“研究”生时光,而且可以学到很多想学的、学术以外的东西。

上面对导师的四种分类只是理论上的“理想类型”,实际上很多导师并不好简单归类,他们往往兼有几种类型,例如兼有学术型与生活型。

五、避免被调剂

从现时情况来看,每个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安排,大致有三种模式:一是人数平均,即每个导师指导的研究生人数相同;二是完全由师生双向选择结果而定,每个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人数多少不限;三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达到单个导师不超过规定的指导人数上限和适当平衡的要求。如前所述,这里的“师生双向选择”实际上是以学生单项选择为主。在上述三种模式的第一、三种模式中,如果学生选择导师扎堆,有些学生就成为被调剂的对象。

导师调剂与招生中的学校、专业调剂不一样,学校和专业是“物”,导师是“人”。学生被调剂,导师们难免推来推去,谁接收都勉强,想起以前那些学生无奈的神情与眼泪,为师者不免唏嘘黯然。为此,笔者特别建议学生在选定导师之前做好两件事:

1.及时与拟选的导师联系。学生在选导师,导师也在选学生。学生在有选定意向之后,应该及时和该导师联系,这既是为了防止别人捷足先登,也是为了知道自己不能如愿时能及时重选导师。学生联系导师,在表达选定意向之后,最好能告知自己的个人情况(所在学校专业、成绩排名、实践经验、获奖情况等)、读研计划(对什么感兴趣、读研期间准备怎么做、未来规划如何)等,同时表达学生对导师的敬仰之情,并希望得到导师的回复。如果学生擅长口头表达,可以先电话联系;否则,最好是先发短信或邮件。导师的回复是真心实意的答应,还是客套的委婉拒绝,或者是一句淡淡的“欢迎”而无所谓,这就要学生自己去体悟了。

2.与同学保持交流,避免选择导师扎堆。学生之间平时应该进行相关的信息交流,以避免选择导师出现扎堆现象。如果出现扎堆现象,建议学生最好能先做自我调整。特别是在每位学生填定导师选择表之后,全体学生选择导师的全部情况“一目了然”,如果有选择导师扎堆、部分同学必然被调剂的情况,在报表最后上交之前,相关同学应该相互解释、体谅,或者班干部出面协调,做最后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