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通过的《宪法宣誓誓词》及其解读
来源:中国日报中文网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5-07-01/content_13910520.html
原题:解读宪法宣誓誓词 调整为70个字:更加便于民众监督
作者:方超(记者)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2015年7月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以153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将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誓词作了比较大的修改,并从65个字增加到70个字。
誓词主要调整三个方面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今年6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草案》。
根据草案,誓词共有65个字:“我宣誓,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宪法职责,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自觉接受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
今天上午通过的版本增加到了70个字,并对部分文字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版本为:“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中国网记者发现,其主要调整了三个方面,一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调整为“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是“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调整到了“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前面;三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努力奋斗”完善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
修改更加突出宪法权威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今天解释说,宪法宣誓制度草案提交给常委会委员审议以后,委员们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其中很多是对誓词进行修改的意见和建议。法律委员会按照法律程序,对宣誓的誓词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中国网记者注意到,誓词的变化更加突出了宪法的权威性,也更加强调了公务人员的职责。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也对中国网记者表示,“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的目的正是为了“祖国和人民”,将之调整顺序,使得条文更加规范、科学,更为清晰;也更便于民众对公务人员的监督。
竹立家还表示,调整后的誓词,让奋斗目标更加突出,“特色社会主义”只是阶段性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种目标也更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宪法宣誓制度便于民众监督
据了解,宪法宣誓制度将从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韩晓武今天表示,之所以确定半年以后才开始施行,主要是考虑给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宪法宣誓活动做准备工作,特别是给负有组织宣誓职能的机关制定具体组织办法留出时间。
对此,竹立家对中国网记者说,目前宪法宣誓制度的形式、方法、仪式等,还有待安排。这一制度不是说今天通过,明天就可以实施。这中间还需要较长的准备期。根据韩晓武的介绍,宣誓的具体组织办法将由省级人大常委会和负责组织宣誓的机关来制定。
竹立家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宪法宣誓制度除了有利于树立宪法权威,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观念之外,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增强民众的宪法意识,让更多的民众知道、了解公务人员的职责,更加便于民众的监督。